课题组动态

首页 > 课题组概况 > 课题组动态

复旦大学吴骅教授为中心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3-25 10:25

通讯员 何俊毅)17日,应强磁场中心徐刚教授邀请,复旦大学物理系吴骅教授为中心师生作了题为“Magnetic anisotropy and 2D ferromagnet”的线上学术报告。

磁各向异性在低维磁性材料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报告中,吴骅教授首先举例说明了氧化物表面的过渡金属离子中的单离子各向异性,随后介绍了其课题组在新型二维磁性材料磁各向异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他们从理论上预言了第一个二维伊辛铁磁半导体VI3,认为单层VI3Tc可能达到70K,并且通过适当的拉伸应力,Tc可能达到90-110K;对于二维铁磁半导体VBr3,施加拉伸应力可以得到非常强的平面外磁各向异性,导致单层VBr3Tc可以从20K增加到100-115K。报告结束后,吴骅教授还与中心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吴骅,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物理系,1999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2000年至2004年先后在德国德累斯顿马普所、柏林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至2011年担任德国科隆大学物理系研究助理,20114月被复旦大学聘为物理系教授,2012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曙光学者计划。主要从事计算凝聚态物理和计算材料科学的研究,包括磁电耦合氧化物、自旋电子学材料、关联氧化物中的轨道物理以及半导体表面和磁性薄膜等,已发表论文80余篇,引用超过6800余次。